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汉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汉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可知实行郡县制,由“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可知还实行了分封制,结合所学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是郡国并行制,所以选B项,A、C、D不符合题干。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一般称谓

妻(正配)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D、二哥(22岁)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们普遍叫好,认为铲除了贵族的世袭制,每个人靠自己的本事,“学而优则仕”。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 据伏尔泰所著《哲学词典》载:1648年,路易十四接见了随耶稣会士赴欧的中国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献上由在华耶稣会士所译的拉丁文《四库直译》的手稿,后来这就是1687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

——摘编韩琦《17—18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和在华耶稣会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已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出击性的。因为是出击性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请回答:

(1)说明出现材料一中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口号”的社会原因。(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百科全书派的主张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说明“中国的科举制度为百科全书学派普遍叫好”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联系17、18世纪西方与中国的社会状况,以“西学与中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60字左右。(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