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61年,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

1561年,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承担绅士的职责,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这正反映了

A.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被消除   

B.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成为绅士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地位的变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说法本身错误,与史实不相符合。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并且与史实不符合。C项内容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出现。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查看答案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     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