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

以下是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D.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状况。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的材料可知,命题者只是要求考生分析中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并无“质疑”之意,排除A项;民国12年宪法并不是《临时约法》,排除C项;北洋政府名义上依然打着民国的旗号,排除D项。试题着重于分析与评论,意在考查考生的整体素质,故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表明(  )

A.皇帝并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皇帝权力受到联邦议会限制

C.联邦议会权力高于帝国国会    D.帝国皇帝具有专制独裁权力

 

查看答案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       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制的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西方的各种节日近年来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例如“圣诞节”在中国各大城市成为狂欢节,商家抓住时机促销,也成为购物节。对这种现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直接冲击,还是异化,专家众说不一。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文化历史有基本的了解。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B.如今以色列犹太人和西欧人宗教信仰是一致的

C.圣诞文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D.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圣诞老人给世人带来平安和好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