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8分)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之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四: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讲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皇帝可以任命帝国宰相和帝国官吏,可以创制法律。

——《人教版历史教材》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出自什么政治文献?(4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对后来两国历史有何影响?(14分)

 

(1)同:体现“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4分) 异: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2分) (2)政治文献:材料三1689年《权利法案》;(2分) 材料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分) (3)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2分) 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分)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2分) 德国统一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分) 影响:英国议会权力较大,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德国皇权巨大,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异同依据材料一、二的信息对比归纳即可;相同点从“主权属于国民”“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信息可归纳出都体现主权在民;从“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和“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的信息可归纳出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不同点从材料一中“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可得出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从“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的信息可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 (2)依据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可以看出这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因此应该出自1689年的《权利法案》;从材料四中“皇帝拥有巨大权力”等信息,可知其符合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因而出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3)第一小问中相同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英德两国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不同点结合材料三、四的信息可以看出两国君主的权力有很大差别,英国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而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两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途径手段上来分析,可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而德国统一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三小问影响结合英德两国历史的发展来分析,联系相关史实可归纳出英国议会权力较大,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德国皇权巨大,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大革命·1791年宪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查看答案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

 

查看答案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南昌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B.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