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

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B.历史可以任人诉说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确认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原因在于缺乏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即缺乏史料证据,还在于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同,即多元史观,故A项正确;历史是客观的,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井田制下土地不得买卖,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田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B.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度的不断深化

C.铁器牛耕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D.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查看答案

(26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

 

查看答案

(26分)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对科举制的基本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上述议论的背景。(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这种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代主义

 

查看答案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