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具体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结合史实并根据材料二概述自“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3)材料三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什么?(2分) “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又是指什么?(2分)试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来分析“拆卸”的背景。(6分)

(4)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2分) 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 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2分)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2分)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2分) (3)旧体制“已拆卸”: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2分) “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背景:国际: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2分)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4分) (4)趋势: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制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秦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例如,武则天的武举。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后的疯狂,明朝的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和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都能充分的证明明清时期的“政府的确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2)本题其实就是要回答出来“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把君主的权利装进了笼子,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国王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直到后来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也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3)本题是在考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有关问题,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是封建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也正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拆卸”的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是指国际上所流行的政治体制新潮流,即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国内背景指的则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等等资本主义发展之类的答案要点即可。 (4)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只可能是从君主专制发展到到民主制度,从人治发展到法治。材料一的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指的就是君主专制。材料二的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材料三的“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指的就是民主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的“大变动”;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批同学去看书画展,导游在介绍时说:“这幅画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对这幅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B.这幅画属于印象派画作

C.这幅画是毕加索的作品       D.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人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查看答案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这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    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

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查看答案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法制化         B.渐进性          C.普选制         D.反封建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