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

(26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图1,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2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

 

(1)(10分)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10分) 整理:图2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6分)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的本质含义是指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而从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更重要的是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的确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2)“解释图2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其实就是考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以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变迁的表现和变迁的原因,变迁的表现是指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而变迁的原因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以及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3)材料中的”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足以表明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但是不可以否认“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所以,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定要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求全责备,一味的去批判中体西用。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中体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4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

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

“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4分)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

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权者之内心深处。

——《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8分)

 

查看答案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这说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查看答案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