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一直说的是“雕印”,并非活字印刷,可排除A项;材料中有“传之虏(对敌人的蔑称)中,大于朝廷不便”,但是由此并不能反映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况且这句话也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句。此题的难度体现在B项的干扰迷惑。但是如果能注意到B项的表述是“完成式”,就可以排除。材料中的现象引起欧阳修的重视进而上疏强调雕印文集需经“官司详令”,足以看出“雕印文集已经影响到政府管理。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雕版印刷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查看答案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查看答案

《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巩固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农耕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