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

(2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 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 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4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12分)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6分)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

(4)(4分)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

 

(1)理由: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法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4分)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 意义: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体。(6分) (3)说明: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 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又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 (4)启示:要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之优长;要结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指的是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是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又是变革的手段”指的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法治,国王慢慢地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所以在英国光荣革命之后的英国的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 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 (2)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是指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的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是指美国共和政体对罗马共和制的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构建分权制衡机制是指国共和政体对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主要是指既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同时也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体。 (3)孙中山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主要是指既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又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然后为 维护民主、防止袁世凯的专制,所以又实行责任内阁制。所以孙中山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内审中国之情势主要是特指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外察世界之潮流主要是指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又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只可能是一方面一定要要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之优长,另一方面又要要结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两个方面的启示都要做出同等重要的论述。孙中山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正是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的核心所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远远的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复杂。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共和政体;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

材料二: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

材料三: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请回答:  

(1)(10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市场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2)(4分)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8分)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

(4)(4分)请从市场的角度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选项

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性认识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中共光辉历程

B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

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C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唐璜》、《悲惨世界》、《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

 

 

 

 

 

 

 

查看答案

下表为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的社会阶层分布表。从中可以看出

社会阶层

划分数量

所占总数比例(%)

上等阶级

8

3.0

中等阶级

142

53.3

底层中等阶级

85

32.0

劳工阶级

31

11.7

 

 

 

 

 

 

A.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流动的开放性特点

B.向下的社会流动是工业化社会的一般趋势

C.英国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D.中等阶级成为了大型工业企业创办的主体

 

查看答案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查看答案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m=900,n=100                          B.m=800,n=200

C.m=600,n=400                          D.m=400,n=60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