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处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内容符合北宋的社会现实,但却不能材料中体现出来,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社会危机的问题。材料中并没有具体的财政支出的项目,故答案选择A项。对比材料表格中的数据会看出北宋此时的收入越来越少,到宋英宗时支出比收入的数据大很多。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评述正确的是

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④都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的“这一制度” 指的是

A.井田制                   B. 均田制

C.三长制                D. 租调制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融合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