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1年,中国向世界公布了一份“公告”,其中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

1971年,中国向世界公布了一份“公告”,其中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一“适当时间”定格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说明尼克松访华的时间应该是1972年,故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查看答案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法制化

 

查看答案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查看答案

有史家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