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48年5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

——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材料三: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部合作,确认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有效期为30年。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6分)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英两国分别有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2分)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一、二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

(4)材料三中,1980年全国人大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表明新时期我国奉行了什么外交政策?(2分)总结中国对外关系史,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历史启示?(4分)

 

(1)原因:国内舆论的压力;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 (6分)影响:对中国:有利于利用香港这一对外窗口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有利于发展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2分) 对英国:有利于香港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试图挑拨中苏关系,分裂社会主义阵营。(2分) (2)态度:对中国革命采取支持态度。(2分) 原因:美苏冷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亲美政策,中共取得革命胜利有利于社会主义阵 营的发展壮大。(4分) (3)不相同。(1分) 说明:苏联承认即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英国只是法理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实际控制权,不等于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英 国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追随美国就是明证。(4分) (4)政策:表明我国奉行了对外关系中的不结盟政策。(2分) 启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以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为亲疏标准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材料一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应该包括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和国内舆论的压力,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而对当时对中国的影响是指有利于利用香港这一对外窗口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而对当时对英国的影响则是指有利于香港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2)材料中的“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 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所以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只能是支持态度。而主要原因则包括美苏冷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亲美政策和中共取得革命胜利反而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回答此题一定要从美苏冷战的大背景、大格局来考虑。 (3)材料一、二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当然是不相同的。苏联承认新中国是完全意义上的承认,所以,立即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还都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国也对苏联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两个国家还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英国承认新中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承认,只是法理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实际控制权,不等于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英 国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追随美国就是直接的证明。 (4)1980年全国人大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表明新时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政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一个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国,不能再实行结盟政策了。所以,1980年全国人大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的历史启示是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以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为亲疏标准,从国际背景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制定合理的外交政策,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我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历史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9分)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2分)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2分)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6分)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8分)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3分)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查看答案

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B.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     )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中苏关系破裂

②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

③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④中国的领袖地位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B.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它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中国是该组织重要的成员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