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6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6分)

3)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种政治制度变化作用的看法。(14分)

 

(1)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6分)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的发 展。(6分)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14分)A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的分析材料一的内容,材料一表明卢商一个少年失去父亲并且家贫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走上仕途,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不再是依据门第,然后再依据材料中的出现的官名“进士”可以分析出这种选官制度应该是科举制。有关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的问题,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分析归纳。 (2)第二问,有关于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问题,依据材料内容出现的时间来分析,材料内容是在梭伦时期,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他改革的内容中有保护工商业发展并且规定按财产多少来划分公民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管理国家的权利,这就扩大了民主的享受范围。有关其进步作用依据雅典民主制发展的历程来分析归纳即可。 (3)第三问,对这两种制度的认识首先要明确它们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其次是它们各自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这两种制度产生的社会原因与制定者的根本目的,依据这些原则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科举制的本质是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的,而雅典的民主制却是相反的的,围绕这个观点来分析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演变·选官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写到: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原则是公司产生的前提           B.罗马法影响后世公司组织诞生 

C.罗马法保障个人权利与所有权           D.罗马法直接推动公司组织诞生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     )

A. 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        B.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C. 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        D.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罗马法规定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维护

 

查看答案

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查看答案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