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利克里曾...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C 【解析】 试题分析:古希腊的民主不是全民的民主,它只是奴隶主少数人的民主,在民主制度发源地的雅典,公民权只是少数人享有的,不是真正的全民民主,当时的妇女、外邦人、奴隶都不享有民主,所以答案选择C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制·民主制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枏《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

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C.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查看答案

“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从这段材料可以表明军机处(   )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 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 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 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 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 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

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B.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C.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D.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

 

查看答案

明仁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分南北卷现象。仁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    B.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

C.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    D.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