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

(26分)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受共同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2分)分别列举导致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具体外部原因。(4分)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5分)

材料三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3)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6分)

材料四 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4)据材料,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3分)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6分)

 

(1)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或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2分)外部原因: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 (2分)日本:西方列强强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重。(2分) (2)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 事求是的评述。(3分) (3)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6分) (4)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3分)(以下三方面任选其一,共6分)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每点2分,共6分)近代化一环: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每点2分,6分)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每点2分,6分)(只能选其中一个方面赋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日本近代改革受共同国际环境的影响。再根据所学知识,俄国当时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 日本当时被美国等国强行打开国门,民族危机加重。 (2)根据材料信息“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仅使俄国经济上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且政治上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 (3)根据材料信息“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说明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 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 (4)根据材料信息“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的三种观点。再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B.《资治通鉴》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C.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历史细节          D.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查看答案

某部法律文献有如下规定

满分5 manfen5.com

该部法律文献最有可能是

A.《大宪章》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查看答案

19111120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

君主立宪

主张民主立宪

未表明态度

篇数

11

2

3

以下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A.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大公报》倾向民主共和政治        D.时人政治主张多样化

 

查看答案

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说     因信称义论   天赋人权说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三千年来独立不受羁绊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凡有血性之人岂能忍视之乎?”吉田松阴这句话表明

A.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B.天皇专制阻碍了日本发展

C.美国叩关唤醒了民族意识         D.封建藩国林立成为了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