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1分)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1分)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4分)分别指出两场改革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的不足之处。(2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甑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2分)

材料四  长时问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3)用史实说明材料四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的两种观点的理由(4分)

材料五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制。

(4)据材料五概括卢梭的思想,并说明卢梭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的。(5分)

材料六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5)据材料六,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2分)

 

(1)措施:材料一:①废除债务奴隶制;②实行财产等级制,财产越多权力越大。(2分) 材料二:①按军功授爵;②平均赋税。(2分) 不足之处:材料一:没有充分照顾到下层平民利益;材料二:保留奴隶制。(2分) (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原因: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③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2分,任答2点即可) (3)保守:①借助儒家思想;②单纯依靠皇帝;③不敢反动群众。(2分,任答2点即可)近代化一环:①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发展资本主义;③宣传西方民主思想。(2分,任答2点即可) (4)卢梭的思想:①自由平等;②人民享有革命权;③主权在民。(3分)实践:①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并建立中华民国;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5)原因:①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②他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③他们的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到来。(2分,任答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梭伦改革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指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实行财产等级制,并且还明确规定财产越多权力越大。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指的则是按军功制之中的军功授爵,和材料中的“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均赋”。 其实不论是梭伦改革还是商鞅变法,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均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指梭伦改革并没有充分照顾到下层平民利益,而商鞅变法则主张保留奴隶制,材料二中的“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足以证明这一个缺点。 (2)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只能是指“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则是很多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黄宗羲等人的阶级局限性。经济因素指的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因素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传统文化一直在灌输、一直在强化忠君的思想。黄宗羲等人的阶级局限性则是指黄宗羲等思想家毕竟是代表地主阶级,肯定也就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3)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的两种观点是指“保守说”和“近代化一环说”。之所以有“保守说”这个说法是因为戊戌变法毕竟是借助儒家思想,跪着造反,并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很多传统的东西,戊戌变法还单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而并不能敢于直接和顽固派势力直接的硬碰硬,更重要的是戊戌变法不敢反动群众,脱离了群众,而白白的浪费了人民大众的巨大的力量。之所以有“近代化一环说”这个说法是因为戊戌变法毕竟宣传过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大力宣传了西方民主思想。 (4)卢梭的思想主要是指他的两本书中的自由平等、人民享有革命权、主权在民的思想,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卢梭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主要是要回答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即可。主要包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发动一些列的起义,后来又出现了武昌起义,也就实践了卢梭的“人民享有革命权”。推翻了清朝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就实践了卢梭的主权在民。 (5)本题中的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伏尔泰和卢梭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更重要的是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而法国大革命则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使法国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充分证明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卢梭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是怎样得到实践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3分)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各指什么。(2分)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1分并予以简要评价。(2分)

材料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十三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元世祖于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明朝嘉靖(1522~1566)则规定:“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

(3)依据材料三,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3分)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4)从材料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4分)

材料五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5)根据材料五,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以下 解读你认为能够揭示漫画表达的本质问题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大国插手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C.中东国家合力抗衡大国的干涉和侵略        

D.世界各国建立联合反恐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