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

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D 【解析】英国推行势力均衡政策,希望用德国来牵制法国,避免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法国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

甲:“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乙:“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丙:“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丁:“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甲是美国的打算 ②乙是英国的打算 

③丙是英国的打算  ④丁是德国的打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一战后,善良的人们期盼巴黎和会能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但有些国家却未能参加,被排斥在会场外,他们是(  )

英    ②法   ③德 

④奥     ⑤苏俄 ⑥中国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帝国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甚至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3分)

(2)材料一、二,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3分)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与英国和德国两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三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4分)

 

查看答案

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

基尔港水兵起义    ②土地荒芜,商品短缺 

③爆发“十一月革命”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