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英九在2012年发表台湾地区领导人胜选感言时说,是“九二共识”帮助他赢得了选举...

马英九在2012年发表台湾地区领导人胜选感言时说是“九二共识”帮助他赢得了选举,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检讨败选原因时也不得不强调要深刻检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这充分说明“九二共识”(  )

A.已获得海峡两岸所有人的认同

B.是海峡两岸和平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C.已获得民进党认同

D.为有效遏制“台独”提供了法理基础

 

B 【解析】本题考查“九二共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海峡两岸之间和平合作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而“九二共识”则是两岸和平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故正确选项是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票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

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

D.折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狂热情结

 

查看答案

《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表明奈斯比特(  )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查看答案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

 

查看答案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区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

(3)有部分学者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三种观点:

观点一: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只能是将来也永远只能是国际主义的学说。

观点二:着重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把握它的唯物辩证法并且必须精通他们自己的所专门研究的科学部门中已有的成果以达到中国各门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化。

观点三: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另一方面,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 在武装群众的工作中必须对于工业城市的无产阶级加以最大的注意绝不能把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看成对于乡村游击战争的简单响应或补充。谁不懂只有工业城市是暴动的组织中心谁不懂只有无产阶级是暴动的领导力量谁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暴动策略丝毫也不懂。——《王明言论选集》

材料三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种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问题上的区别。

(2)据材料二、三指出王明和毛泽东的观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他们的不同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观点与材料一中的哪个观点是一致的?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