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工商食官”制度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使社会需求难以形成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征。“工商食官”指的是官府垄断工商业,工商业特别是手工业产品主要满足政府的需求,而不是社会需求,所以A项错误;C、D两项是影响社会需求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影响社会需求的最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存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有封闭性,从而遏制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估算,十六、十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 000吨,而外国人估算的更多,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3.8万吨白银,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 000吨甚至1万吨。”下列表述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

明朝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新航路开辟对白银流入起到推动作用 

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复活的兵团》中说,在2000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

B.其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其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制瓷业历史悠久,瓷器更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出现青瓷  B.南北朝时出现白瓷

C.唐朝景德镇成为“瓷都”  D.明清时期出现青花瓷

 

查看答案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查看答案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

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