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
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开始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在
A.战国 B.秦朝
C. 西汉 D.明朝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这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订《轮船常年保结制度》,得巡视各口岸,健全各关稽核制度;同年11月,赫德公布《海关招工章程》完善海关洋员的人事制度;1868年成立海务部门,开始进行海上基本建设—一工作范围有勘测、疏浚航道、绘制航行图表、制定航行规程、建筑灯塔等助航设备。其它还负有港区规划管理、航行气象保障等任务。经过海关精心管理,使我国一些沿海港口的海务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1866年总税务司署迁到北京后,赫德大量介入了同文馆事务,同文馆的经费由海关提供、赫德参与同文馆的行政管理,还亲自过问教学质量和教习待遇。1896年,清政府命令海关兼办全国性邮政,以取代落后的官方驿站和民间信局,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
——《中国海关密档》
材料二 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期间曾侵夺中国港口的引水权,扩大海关税务司对海关案件的审判权,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他直接参与中国举借外债的活动,曾以总理备国事务衙门顾问的身份参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交涉,甚至被清政府派驻伦敦直接代表中国政府同外国商议条约草案。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北京后,赫德一面勾结封建统治者镇压义和团运动,一面策划议和,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在这次议和中,李鸿章与奕新是清政府的代表,赫德则是幕后操纵人,他不断向清政府递陈节略,如《围攻使臣始末节》8件、《赔款节略》4件,以及为支付赔款而如何敛刮民财的《整顿利源节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德在中国的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赫德。(9分)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成立时间 | 1949年4月4日 |
性质 | 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 |
参与国 | 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 |
成立宗旨 | 强调北约在坚持“集体防御”职能的同时,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自由、统一的欧洲。 |
材料二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深刻指明:“一边倒,是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历史背景与作用。(8分)
(2)阅读材料二及所学,分析新中国采取“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理由。(7分)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人权宣言》(1789年由法国制宪会议通过)
材料二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由25名贵族组成一个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如有违反,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1)结合材料一,指出《人权宣言》所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9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