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天工开物》所涉及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720—1780年间...

《天工开物》所涉及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720178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19世纪初,世界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有六个。与同一时期的西方比,中国的经济发展在

A.质量上提高    B.数量上增加    

C.水平上先进     D.技术上创新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720—178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世界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有六个”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在增长率和拥有大城市数量上占据优势,从而说明是在质量上提升,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晚晴中国的经济·经济发展与西方比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此制度”当指

A.科举考试     B.君主专制      

C.纲常伦理       D.军机六部

 

查看答案

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

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查看答案

《中华同人学术论集》中写道:“大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主要得益于

A.心学的影响   B.制度的创新    

C.经济的繁荣     D.周边的和平

 

查看答案

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 1819-1901),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达64年。据统计,185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上40%的机器,半数的棉纱和铁,2/3的煤;1870年时,不列颠生产世界一半的铜;1880年已拥有世界商船的1/3。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她逐渐沦为“统而不治”者,丘吉尔夸奖她“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1842年12月,她批准了由中英政府签署的极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她为自己的国家又打开了一条新的殖民通道而踌躇满志。在她弥留之际,她最不放心的却是在南非进行殖民战争的侵略者们,用手势及书写的方式询问关于战争的一切细节。                                                                        

——《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       

——《慈禧传》

(1)据材料一,概括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民尊敬的原因。(6分)  

(2)简评材料二的观点。(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