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的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的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愈益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了。一些国家的种族主义者宣扬种族优劣论,鼓吹“下一阶段的历史将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日耳曼民族必须为保持血统的纯粹和统治世界进行斗争。”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摘自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的中国与欧洲产生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5分)

 

(1)对欧洲: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种族主义思潮兴起;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列强矛盾加剧,导致一战等。(5分) 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或两半社会最终形成;挽救危亡进入新阶段;有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5分) (2)特点:①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②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③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④民族主义具有国际复杂性。⑤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每点2分。共10分) (3)认识:①提倡作为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②民族主义具有时代性,影响着国际风云。③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和自由。④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任答二点,共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一,对欧洲的影响应该从“日耳曼民族必须为保持血统的纯粹和统治世界进行斗争”、“下一阶段的历史将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社会达尔文主义愈益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等信息中得出,另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想到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统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等。对中国的影响,应该从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和挽救民族危机两个角度去思考得出答案。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由材料二中的“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元化(或者表现为自发性与动员型两种类型)。由材料二中的“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可以得出政府的政策深刻影响了民族主义的激发。由“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等信息可以得出民族主义在相互刺激中勃兴和中国处于亚洲民族主义漩涡的中心(或亚洲的民族主义主要针对中国)。另外根据材料还可以看出“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这一特点。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根据上述材料所说到的民族主义的表现,可以得出一些看法,就是民族主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可以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可言。同时民族主义也具有时代性,新的形势下,民族主义往往爱表现为极端性,即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这是需要批判的,民族主义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所以应该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而反对极端民族主义。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的统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目的和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本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

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

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

D.西方列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国家还在继续闭关锁国

 

查看答案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

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以下解释中,不合乎美国历史的有 

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

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

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 

 

查看答案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查看答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说: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罗马帝国灭亡后,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的终结,西欧进入分裂割据

②罗马文明的很多元素在中世纪以来得到传承(如罗马法和基督教等)

③从制度的优劣得失或从文明的传承关系等视角比较唐与罗马的灭亡

④钱穆所言“中国”是指中国的传统文明,唐朝对中国传统文明有重要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