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

——摘自冯兵《荀子的义利观辨析》

材料二:朱熹认为“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仁义根于人心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义与利,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摘自袁冬梅《从宋人的财富观论宋朝的民贫问题》

材料三:拥有一个强大而权力有限的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国家过于软弱,无法保证契约的实施与产权的安全,交换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将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国家权力的增强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强大的政府虽然能够保护产权,但是也会因为国家权力的强大对契约与产权造成威胁。所以,自由市场制度的发展必须伴随制约政府行为的制度的建立。绝对主义国家只能从道德上尊重和保障产权,但在制度上却无法真正有效尊重和保障产权。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建立的议会主权和普通法院司法独立都限制了王权对私人财产的随意侵犯,确保国家制度内部存在制约与平衡,使国家在积极有效地发挥它应起的作用的同时,无法滥用权力。通过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近代英国形成了一个权力强大而又有限的政府,并为1765年工业革命提供了产权保护这一关键性基础。可以说。近代英国是伴随着对私人财产权利保护而崛起的。

——摘自魏建国《宪政体制形成与近代英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荀子与朱熹义利观的异同点。(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国家与产权之间关系的演变,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演变的原因。(12分)

(3)根据上述信息谈谈你对利权观的认识。(5分)

 

(1)同:都重义轻利;都认为求利无度会导致争端和动荡,强调以义制利。(4分) 异:荀子认为君主不能干预人民的义利,肯定人民对利的正当追求;但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公利,否定私利。(4分) (2)演变:从强调国家对产权的保障作用到强调限制国家对产权的干预,产权保障制度化。(4分) 原因:强大的国家权力威胁产权;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工业革命的呼唤和推动。(8分) (3)认识:要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既要尊重个人正当的利欲,又要摒弃“以利弃义”;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利权保障要制度化、法律化。(5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问需要学生既要依据材料找到两者的相同点,还要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两者都重义轻利,都认为求利无度会导致争端和动荡,强调以义制利;但是荀子认为君主不能干预人民的义利,肯定人民对利的正当追求;但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公利,否定私利。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政府保护产权”到“限制了王权对私人财产的随意侵犯”,原因可以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分析,如依据材料中“国家权力的强大对契约与产权造成威胁”“英国形成了一个权力强大而又有限的政府”“三权分立宪政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工业革命提供了产权保护”等信息即可得出准确答案。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问需要学生紧扣材料主旨,结合上述问题的作答分析归纳,可以从正确的义利观、国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法律制度的建设等方面分析归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荀子与朱熹的思想主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

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  

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查看答案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与传统殖民帝国不同,二战后的美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帝国模式即金融殖民帝国,从而达到“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的目的。这一新型帝国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是

A.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说:“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下列不能反映材料中苏格拉底意图的是

A.抨击日下世风     B.美德是万物尺度    C.教育育人兴邦    D.天赋是教育基础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造成60年代反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B.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

C.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D.大跃进,忽视消费而强调积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