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有思想革命。文艺复...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有思想革命。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欧洲的民主进程,先提出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然后提出开设议院的主张。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过程则是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先提出立宪议会主张,然后鼓吹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因此,近代中国民主运动没有带来欧的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不是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民蕨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的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王王义。这个不是语意学上的问题。尽管孙中山说民权是基于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是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摘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与17、18纪欧洲相比民主宪政运动发展在进程和内容上有何不同。(11分)

(2)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不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原因。(4分)

 

(1)进程不同:欧洲: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宪政民主运动。(2分) 中国:宪政民主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2分) 内容不同:欧洲: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平等基础上建立民主宪政。(2分) 中国:提倡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2分)强调公民为国家服务,弱化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2分)主张国家平等,国家行使人民主权。(1分) (2)原因:中国人自由散漫缺乏约束;(2分)进化论思想影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问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进程来看,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从内容来看,欧洲的宪政强调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中国的宪政强调国家自由,强调公民为国家服务,弱化个人的自由与利益。 (2)依据材料归纳原因:孙中山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即进化论的影响)”。所以孙中山提倡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晏(刘晏,唐朝著名理财大臣)诸道置设巡院官,重价募疾足(善走的人),自诸道巡院距京师,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诸道又各置常平仓,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谷)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晏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以佐军兴。虽孥兵数十年,敛不及民而用度足。”

一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内外不相知,盈虚不相补……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徒使富商大贾,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今发运使实总六路赋入,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一一《续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刘晏与王安石改革的出发点,并比较二者在具体做法上的不同之处?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刘晏与王安石改革的共同影响,并简要谈谈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8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简要说明图①、图②分别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者的联系。(10分)(要求:从背景、目的、影响等方面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25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一一《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 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 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 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一一(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概括分析其必然性。(10分)

材料三  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9分)

 

查看答案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

A.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