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简要说明图①、图②分别反映的历史信息,(...

(12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简要说明图①、图②分别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者的联系。(10分)(要求:从背景、目的、影响等方面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信息:图一反映的是成立于1945年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图二反映的是提出于1947年的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2分) 评析:①从背景上看,二者都产生于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2分)②从目的上看,成立初期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一样,都是为了帮助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都由美国主导,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4分)③从影响上看,二者对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和冷战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及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霸权和支配地位。(4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提取图片反映的信息:图一反映的是成立于1945年的世界银行,图二反映的是提出于1947年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目的、影响等方面对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行评析说明。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一一《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 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 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 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一一(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概括分析其必然性。(10分)

材料三  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9分)

 

查看答案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

A.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他在这反思了

A.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

C.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    D.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部倾向于贵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他们不信任平民”的原因是

A.民意与效率具有背离性    B.“他们”不是平民的代表

C.贵族政治不需要平民    D.反对主权在民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