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泛雅典人节的游行队伍》浮雕,这反映了雅典
A.城邦公民权利的扩大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城邦的权利在于公民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征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知行合一” B.“人人同具良知”
C.“格物致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史学家秦晖指出:(西)汉人往往提到异域或古时不流通黄金,谓有异于中土今日也;而唐人则对周边民族之流通黄金津津乐道而以为异。相应的,通用黄金各国的访唐者也常提唐人不用金,并以为异闻。材料信息实质上说明了
A.汉朝时期我国的黄金产量巨大
B.汉朝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过度开采导致唐朝黄金的资源枯竭学科
《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驹衍、淳于凳、田骄、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樱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十六节……如选举会长,所投票共得十九:壬君得票十,丙君得票七,乙君得票二,此为壬君得大多数为当选。倘壬君所得少于十票,则为不当选,必当再投票。
二十五节 会长……凭议则及会章以率众,引导之而不驱策之,至达目的而已。
五十节 一、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一人不能讲二回。二、一人所讲,不能过五分钟之久。
一百四十五节 少数之报告。此为不同意者之报告,读于正式报告之后,而不能与正式报告同效力,会众可以不理者也。但若其确有见地,则可以之代多数之报告耳。
材料二 中华民族,……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人心涣散,民力不凝结也。……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
——均引自孙中山《民权初步》(1917年2月)
(1)《民权初步》是一本叙述集会程序与规则的小册子。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所叙述的集会程序与规则体现的民主原则。(8分)
(2)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二,简要评述孙中山撰写《民权初步》的用意。(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