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

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

C.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     D.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得出,晚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追求强国梦想,原本以为中国人也会像西方人那样,具有生存竞争的实力,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然而,欧洲惨绝人寰的悲剧,使得知识分子们如梦初醒,意识到西方先进文明也并非万能,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趋向,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答案选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严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载,官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镇压或招抚,其最终目的都是化“贼”为“民”。这表明,当时朝廷(    )

A.增加户口以保证赋役征派B.意在加强君主专制

C.中央集权呈现出弱化趋势C.力图保护小农经济

 

查看答案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

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

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

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大纲》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 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军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102周年和中共建党92周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国出现了众多救亡图存的杰出人物和几股根子在西方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的救国思潮。其中,凝聚了人类历史智慧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共产党纲领的许多原则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这个时期共产党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别说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巨大的深远影响。(8分)

(2)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15年前,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运动。145年前,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这两次相隔30年的维新变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同是维新,为何结局不同?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的维新变法有何相似之处。(6分)

(2)同是维新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为什么会不同?这对今天我们改革开放有何帮助意义?(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