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15年前,中国...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15年前,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运动。145年前,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这两次相隔30年的维新变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同是维新,为何结局不同?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的维新变法有何相似之处。(6分)

(2)同是维新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为什么会不同?这对今天我们改革开放有何帮助意义?(9分)

 

(1)相同之处: ①历史背景相近:两次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国外面临西方列强侵略。 ②性质类似: 都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领导阶级相似:两国的维新领导人都出生在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④政策措施相似: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改革。戊戌维新实际上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亦步亦趋进行的。(6分) (2) 不同的原因:(6分) ①社会背景不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而中国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②群众基础领导力量: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并且推翻了幕府。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③改革的进程:日本在推翻幕府,建立新政权后发布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大刀阔斧改革。中国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④国际环境:日本: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中国等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了列强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客观上给日本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 意义:(3分) 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②改革的方案必须切实可行,改革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③改革要有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层层阻力,将新法进行到底。 ④改革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 ⑤改革变法要逐步深入,不要一下子对敌对势力触动太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概念的能力,本题中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主要是从背景、性质、领导阶级和政策措施等角度进行相同角度比较分析。第(2)问中第一小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则是以失败而告终;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两国的封建阶级的力量与领导这场变革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和二者采取的具体的措施等角度进行分析。改革启示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但回答的基本内容往往较为固定。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幸福是什么?”其中一位务工大哥平静回答“我姓曾”网络爆红。幸福是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时代

幸福观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现在

 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梦,成为现在国人的幸福观。“中国梦”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夙愿。国人纷纷争做最美中国人,“中国梦,我的梦”成为2013 年以来的流行语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现代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当代这种社会幸福观的看法。(2分)

(4)“中国梦,我的梦”出现的背景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主要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3分)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恩格斯在谈到某一作品是说,他从中“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指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涛菲律尔》

C.《人间喜剧》               D.《安娜·卡列尼娜》  

 

查看答案

亨利·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这些独立活动的权力中心不包括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日本

 

查看答案

1787年6月4日,富兰克林说:第一个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会是个好人,后继者怎么样,就只有天知道了。为了减少这种担忧,美国在制度上:

①实行联邦制      

②确立三权分的政治体制

③总统由选举产生  

④实行总统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