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反对土地私有制      

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董仲舒主张抑制土地兼并,结合史实可知这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C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主张的实质是要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桑麻。”这反映了:

①重农思想                 

②节俭思想

③当时商业活动比较基本停止 

④当时商品经济比较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孟子·梁惠王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的意思是

A.人们没有必要忠君           

B.诛杀残暴之君是正确的

C.君主有再大的过错也不能杀害 

D.纣王不是滴出,杀死他没有不道德之处

 

查看答案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地看待历史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他(甘地)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际原因。(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的遗产”的现实影响。(4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 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摘自日本天皇《终战诏书》(中译)(1945年8月15日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天皇对二战的认识。(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天皇《终战诏书》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