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国史大纲》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

钱穆《国史大纲》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军功制        B.客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制度打破了“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削弱了贵族特权,使选官制度有了“公开客观之标准”。结合史实可知,这一制度是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同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6分)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中,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案,并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决定成立以威尔逊为首的起草委员会来草拟《国际联盟盟约》,准备筹组国联。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但是,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其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也就是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对《凡尔赛和约》的彻底拒绝,所以,美国也就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材料二   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促成了新中国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7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中国网3月13日讯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3月11日报道,根据联合国妇女署和各国议会联盟周二发布的“2014年妇女政治版图”统计,去年,各国议会中的女性议员代表人数增加了1.5个百分点,以21.8%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的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妇女地位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近代西方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9分)

(2)概括材料二关于妇女问题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的社会影响。(6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1591年,丰臣秀吉颁布《身份统制令》,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转引自《日本的政治进程:从明治维新到“55年体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5分)

(2)分析中国废除班匠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10分)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五十年,中法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下表为证:

时间

重要活动

1964年1月

中法发表联合公报,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1966年

法航开辟巴黎至上海的航线,目前两国之间每周有58班航班穿梭

1973年9月

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达成12亿法郎的化工合作项目

1975年5月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法,双方决定成立经贸混委会

1982年10月

签署和平利用核能议定书,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1997年5月

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2003-2004年

中法互办文化年,举办活动700多场,观众达600万人次

2004年1月

国家主义胡锦涛访法,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5年12月

空客A320总装厂在天津滨海新区落户

2014年3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中法建交对中国积极影响的三个方面信息,并用史实说明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