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隋炀帝历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许多小说和戏文都...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隋炀帝历来就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许多小说和戏文都把他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暴君。阅读材料:

陕西师范大学的胡戟教授对隋炀帝做如此评价:“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隋炀帝)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请回答:

(1)概括胡教授对隋炀帝的评价。你对此观点持何种看法,说明理由。(6分)

(2)谈谈你对评价历史人物的看法。(4分)

 

(1)评价:他认为隋炀帝功绩比秦始皇、唐太宗要大。 看法:应该全面评价。 主要功绩:政治:杨广率军灭南陈完成统一;后担任扬州总管,并且平定了江南的叛乱;经济:即位以后,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文教:创立科举制度。 问题:隋炀帝是个暴君。主要依据有两个:第一,隋炀帝滥用民力。第二,隋炀帝的个人品德也极差。 (2)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胡戟教授认为隋炀帝功绩比秦始皇、唐太宗要大;关于对此观点持何种看法,属于总结性的题目,看法是应该全面评价,既要看到功绩,从政治、经济、文教作答,又要看到问题,隋炀帝是个暴君等。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评价历史人物的看法或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注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把握,注意史论结合。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唐太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纯属侥幸,因为商鞅根本不讲变法策略,一味采用强制手段推行新法。阅读下列材料:

商鞅变法之前,秦人的尚武精神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私斗成风。经过商鞅变法,引导人们在对外战争中争取功名爵禄。杀敌立功,成为秦人追名逐利的基本手段,……从而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秦人重功利、轻伦理的价值观,表现在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轻视道德修养等方面,商鞅对此加以改造,提出实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以重刑厚赏的严密措施,把人民的力量集中到“农战”方面来。在秦国的文化传统中,宗法观念相对淡薄,商鞅利用这一点,对反对变法的太子势力严厉镇压,限制和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1)概括材料中涉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 

(2)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商鞅变法并非不讲策略的蛮干,依据材料概括出商鞅变法“策略性”的表现。(7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据材料一归纳孟德斯鸠的观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8分)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杨树诚(1885—1973)河北省盐山县人,16岁时,经村人介绍到河南焦作煤矿英国人所办福公司当徒工。由于聪慧刻苦,备受英人赞赏。日久,他学得一手地质勘探的技术,成为华北一带知名煤矿钻探工程承包商。

民国9年,杨树诚将历年积累的资本在徐州筹建宝兴铁工厂和勘探钻务处。徐州交通便利,是苏北、鲁西、豫东的小麦集散地,杨树诚见猎心喜,为寻求更大利润,于民国10年底筹建徐州宝兴面粉厂,是为杨氏独资办实业的新起点。

材料二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充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姓兄弟(李宗仁称其为“三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仅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因此,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 

——上述两则材料皆摘编自《蚌埠市志》

材料三 “七七”事变后,徐州蚌埠成为战略要地,杨树诚本打算将这两处面粉厂迁往内地此时国民党大军云集徐蚌,军队亟需面粉,李宗仁约见杨树诚:“现在国难当头,我们应以民族大义为重,三哥不可临危而退,我第五战区的军粮还得仰仗三哥哩!”杨听罢,慷慨地说:“好吧,我听兄弟的,厂不迁了,全力以赴,日夜开工,确保五战区的军粮供应无虞1938年5月,蚌埠徐州不幸先后沦陷至此,杨树诚的两处面粉厂已供应了第五战区的面粉计达60多万袋,这对支援江淮御敌台儿庄会战及过境部队的军需,起了一定作用

材料四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杨树诚兴办实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有哪些特点?并据此指出以宝兴面粉厂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战期间杨树诚没有内迁的原因。(2分)

(4)依据材料四的观点,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科举制规定:“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

北宋淳化三年(922年)下诏曰:应举人“如工商杂人内,有奇人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材料二 清代文人沈垚说:“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非父兄先营事业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                                

——《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两代科举限制条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2)概括材料所反映现象。结合所学评述这种现象。(8分。提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

 

查看答案

1950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有关东亚情势的演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 ,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了哪一种亚洲政策

A.视共产中国为大国而采取强硬的围堵政策

B.不待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即断然出兵南韩

C.援助并借重台湾国民党军队协助南韩反攻

D.为避免骨牌效应而开始军援南越对抗共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