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某时期,国家把法律、监视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触角伸向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充满了恐惧、伪装和绝望,耳语成为日常生活的特征。这一时期是
A.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B.新经济政策期间
C.斯大林统治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19世纪中叶,“由于一切生产资料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这一观点认为,促使世界面貌发生改变的深层原因是
A.殖民掠夺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垄断组织的产生
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人权宣言》发表
C.《邦联条例》 D.1787年宪法
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信仰得救 C.理性主义 D.天赋人权
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他认为
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
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 D.希腊民主是人类的黄金时期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共和国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