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 时间 1921.7 19...

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

时间

1921.7

1927.4

1927.8

1934

1937年初

人数

57

5.7万

1万多

30多万

4万多

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

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表格信息可知第一次增长是在1921.7—1927.4,这一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第二次增长的时间是布的时间是1927.8—193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故B项正确;第一次下降时间是1927.4—1927.8,原因在于国民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故C项错误;第二次下降时间是1934—1937年初,原因在于左倾错误导致反围剿失败,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革命力量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近代某时期通行护照,从中可知当时广东

满分5 manfen5.com

A.军民北上抗击八国联军

B.曾经为武装反清进行过动员

C.支持五四运动中的北京学生

D.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阀进军

 

查看答案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私有制    B.经世致用       C.重本抑末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忆樊楼”是朱熹的老师刘子翚写的一首“汴京纪事”诗。符合当时“樊楼”情形的是

A.说书人解说《西游记》             B.陈设青花瓷,古朴典雅

C.艺人在戏台表演京剧               D.设有“瓦子”,服务直至深夜

 

查看答案

“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26分)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1)控制和利用海洋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17世纪前后东西方国家是如何追求海权的?(4分)由此造成的历史命运有何不同?(4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逐步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中国政府为改变这种命运曾做出过怎样的努力?(2分)

(3)新时期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权及海洋的和平利用与开发,请简要分析其国内外背景。(6分)

(4)综合上述资料,谈谈各国对海权不同追求给我们带的深刻反思。(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