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3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

1883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了《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等等,这些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现象能说明

A.德国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           B.福利社会在19世纪末已经成熟

C.社会主义运动推动法制化           D.德国现代化以政府为主导力量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的层次,其一是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的立法,其二是德皇威廉二世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这说明政府主导了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故D项正确;,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福利社会在二战后才走向成熟,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现象是统治者缓和矛盾,维护其统治的表现,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查看答案

民国初,“听差的、堂役、老妈子、丫头”等一律改称“服务员”;“邮差”改称“邮递员”; “苦力、脚行”改称“搬运工”;“老爷”改称“先生”;“拘票”改称“逮捕证”……上述称谓的改变反映了

A.外来名词渗入中国文化                  B.国人赶时髦

C.民主共和的理想实现                     D.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改变社会 

 

查看答案

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这一看法的背景是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查看答案

1853年,宁波知府毕永绍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赠送石碑,碑文摘自原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清政府认为毕永绍献媚夷首,遂将毕永绍罢免。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           B.徐继畬、毕永绍卖国献媚

C.徐继畬属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D.徐继畬具有民主革命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