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C.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ACD项时间不符合。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B项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短暂春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者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偏离了方向”的表现不包括

A.前期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运动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查看答案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以上思想及活动

A.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B.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分封制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四 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工业生产的规模加大,污染量已急剧增加,而越来越多地使用复杂的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邻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 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4

2)分别按照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8分)

3)分别以近现代英国、为例苏联,指出材料三“原发型” 与“传导型”国家开展工业化的主导力量,(4分)20世纪末,中国开展工业化有何特点?(4分)

4)根据材料四的作者是否赞同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