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四 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工业生产的规模加大,污染量已急剧增加,而越来越多地使用复杂的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邻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 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4

2)分别按照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8分)

3)分别以近现代英国、为例苏联,指出材料三“原发型” 与“传导型”国家开展工业化的主导力量,(4分)20世纪末,中国开展工业化有何特点?(4分)

4)根据材料四的作者是否赞同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4分 ) (2)材料一的角度: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全球化开端);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4分) 材料二的角度: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推动欧洲与世界现代化的转型。(4分) (3)英国(“原发型”国家): 市场工业化; 苏联(“传导型”国家):国家工业化(政府主导工业化、计划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加市场)(6分) (4)不(未必)赞同。(2分)因为现代化带来破坏环境、贫富分化等问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注意材料提供的时间限制,然后依据这个时间段分析该时期的时代特点与时代潮流,最后再依据这个时代的进步潮流来筛选答案。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是主流,是进步的潮流。“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是由于新航路开启使得西欧迅速崛起,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及以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些事件应该高度的评价。 (2)第二问,首先应该正确分析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新航路研究的角度,材料一是全球史观的研究角度,材料二是近代化史观的角度。所以从材料一的角度来评价新航路开辟时要从其对整体世界发展的贡献角度来分析归纳。依据依据材料二的角度评价时应该从其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方面来分析归纳整理。 (3)第三问,有关“原发型” 与“传导型”国家开展工业化的主导力量的问题,注意题干提供了答题对象,要求依据英国与苏联为例,要明确英国与苏联这两个国家谁是原发型的,谁是传导型的国家。很明显英国是原发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苏联是传导型的国家,靠国家力量来发展工业。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即是计划加市场。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赞同其观点,也可不赞同。选择赞同时,除了依据材料中所述的经济发展给世界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外,还有就是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分析归纳总结。如选择不赞同,可以从哲学知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将要方面来分析解题,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要抓主流,看主要方面。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请回答: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年—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8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是

A.战后美苏争夺世界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下贸易竞争

C.战后美欧争夺世界市场

D.战后欧美与亚非拉民族国家争夺世界世界原料

 

查看答案

有一则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 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命令,其中,调侃斯大林改革措施的是:

A.“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B.“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C.“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D.“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思想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西方国家加大了关税壁垒          B.西方市场出现垄断现象 

C.西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西方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建国者在雅典和罗马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美国的道路是

A.实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共和国        B.奉行市场经济的帝国

C.坚持人文精神                    D.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