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8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

28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材料三 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生活方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思想激变,生活方式亦随之激变。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

——新周刊330期《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请回答:

1)“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法制发展的角度,简述1640年—1720年代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8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民国范儿”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

4)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的认识。(4分)

 

(1)思想:道教、玄学、佛教盛行。(2分) 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2分) 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2分) (答到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画兴起等都可酌情给分) (2)抗争:1641年,平民(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主导的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提出限制王权;(2分,内容意思相近即可) 1642—1649议会党与王党(国王势力)内战,俘虏并处死国王。(2分) 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或宫廷政变);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议会主权。(2分,指出《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即可) 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2分) (3)背景:政治:民国建立,《临时约法》的影响,君主专制的结束;(任意1点2分,共2分,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3分,民族资本黄金时期也可给3分,其它可酌情给分)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的深入(或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近代教育的发展;(任意一点可得3分,其它可酌情给分) 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西化。(2分) (学生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入手答题。若答社会生活的西化也可酌情给分) (4)认识:第一层次:“魏晋风度”、“贵族精神”和“民国范儿”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第二层次:这些时代精神的变化与社会运动或时代变革相关。 第三层次:任何时代精神都应与时俱进,融入新社会中。(采用SOLO评价法,层级递进给分,只答到第一层次只得1分,答到第二层次和第三两个层次可以得2—3分,三个层次都答到得4分。其它言之成理,逻辑严谨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魏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属于大分裂的是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由于经济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与以抒发士人风骨的书法在此时产生并得到发展,所以“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的体现就依据这个原则来归纳整理,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来回答即可。 (2)第二问,注意时间与国家这个重要的答题项,注意答题内容是“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然后再从时间背景分析归纳其表现,回答时要注意不要超出题意要求的时间范围。材料中提供的时间段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到责任内阁形成之前,回答时期不要把工业革命后英国在这个方面的表现也答出。 (3)第三问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民国范”的真正含义。中国在近代以后逐渐落后于西方各国,在遭受深重的殖民侵略的苦难后,中国人不断的进行抗争与向西方学习,中国的近代化不断的深入发展,到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变化,题干要求回答的即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上各种的表现。 (4)第四问,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应该注意不要对这三者进行比较,不要答出谁优谁劣的内容,这三者都曾经“独领风骚”过,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是认识的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这三者都是人思想意识变化的产物,所以都由社会存在决定,最后这三者都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僵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魏晋的文学艺术发展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英国贵族的民主抗争;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是

A.战后美苏争夺世界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下贸易竞争

C.战后美欧争夺世界市场

D.战后欧美与亚非拉民族国家争夺世界世界原料

 

查看答案

有一则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 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命令,其中,调侃斯大林改革措施的是:

A.“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B.“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C.“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D.“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思想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西方国家加大了关税壁垒          B.西方市场出现垄断现象 

C.西方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西方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建国者在雅典和罗马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美国的道路是

A.实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共和国        B.奉行市场经济的帝国

C.坚持人文精神                    D.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查看答案

在西方,近代精神既表现为理性获得了胜利,又表现为宗教走向宽容的历史事件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