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

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符

C.改善了中美关系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时间“1967-1974年”,这一时期正处于文革时期,国内经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破坏很大,而对外援助数额庞大明显与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不符,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对外援助数额庞大无关,故C项错误;中苏关系恶化后,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0年代的外交关系·文革时期的对外援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B.“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C.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连任            D.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查看答案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盂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的“体用之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体上局限于“是否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B.冲击传统“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

C.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D.促使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查看答案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查看答案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