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写道:“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以上内容出自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 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来明理学危机 B.王阳明主张“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盂儒学 D.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其主要意图是
A.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B.确保国家的税收
C.抑制诸侯王国的势力 D.维护农民的利益
(27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荚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二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是怎样创新和发展的。(3分)结合16至18世纪英国相关史实,从“虔诚、商业和自由”三个方面分析其创新的条件?(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开创的新模式对美国发展的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概要评述这种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6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创新性史实。(6分)综合上述,概括各国创新发展给我们的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