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 “价值破坏”和“价值构建”是近年来伦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论...

(25分) “价值破坏”和“价值构建”是近年来伦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论是“破坏”还是“重建”,都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8年,雅典设立奥泰里克专项基金,规定穷人观剧只要不中途退场,即可得到两个奥波尔的观剧津贴制度。……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在那么自觉、有序、善良。

——根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整理

(1)试从“价值构建”和“价值破坏”的角度对材料一中提到的古代希腊观剧津贴制进行全面评价。(4分)

材料二  新的价值观念在16世纪后的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浪潮。英国街头戏剧中的一段台词所说:“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2)材料二中的新价值观指什么?(1分)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分析这一新价值观确立的原因以及对后来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3)分析20世纪初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主张“道德伦理革命”,价值重构的原因。(4分)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价值构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代中国价值构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1)价值构建:有利于完善古希腊民主政治(或有利于公民参政),也含有救助弱者、赈济大众和福利社会的价值意义; 价值破坏:其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惰性,导致社会道德逐步沦丧,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4分) (2)拜金主义(1分)。 原因:16世纪,经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使人们逐渐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对新的价值观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4分) 影响:客观上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加剧了欧洲社会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分) (3)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兴起。(任答2点得4分) 问题:价值观念混乱(道德伦理规范混乱)。(2分) 原因:新文化运动在价值构建上除旧而未能立新;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形式主义上的绝对肯定或否定);社会政治黑暗、经济落后(任答2点得4分)。 (4)正确的价值能够引领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先要理解清楚价值建构和价值破坏的含义,也即是某一历史事件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题中所给的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即可,津贴有利于让穷人能参与政治,也起到了保障生活的作用,这是从价值建构的角度理解的;依据材料“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在那么自觉、有序、善良”可以归纳出其消极影响其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惰性,导致社会道德逐步沦丧,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2)依据材料“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可以得出新的价值观为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即拜金主义;结合史实16世纪的西方经济和思想加以回答,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以及思想上文艺复兴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都有助于拜金主义的产生;影响也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回答,积极的即大量财富源源不断的涌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消极的地方即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本题需要把握住时间即20世纪初的中国,结合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兴起;依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存在的问题即为价值观混乱,旧的已经破除,新的尚未确立;依据材料“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在价值构建上除旧而未能立新;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形式主义上的绝对肯定或否定);社会政治黑暗、经济落后 (4)本题需要依据所学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又会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这一基本理论既可以得出中国价值构建与经济发展关系正确的价值能够引领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背景、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垮掉的一代”是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这个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是一群人,来自不同国籍,他们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拒绝理性,认为这个社会不可救药了。”由此可见,该流派兴起的背景是

A.种族歧视、毒品等充斥着美国社会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极度失望

C.人们深刻审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D.世界大战和危机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

 

查看答案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二十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A.诚信为本      B.天赋人权      

C.法律至上       D.和平改良

 

查看答案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C.“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D.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查看答案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D.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