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

(2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

——据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材料三  英国的城市兴起与繁荣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曼彻斯特在产业革命刚开始时(1760年),人口仅万余人,到了19世纪中叶,人口已达到40万,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业城市。1800年,伦敦人口已超过200万,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到1900年人口达到了453.6万。

——据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1)阅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宋代大都市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18、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简要说明欧洲近代城市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猛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1)原因: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小农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革命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4分,每点2分,答出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基础,还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城市改革,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直接归纳出宋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即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小农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等。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在于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通过大量数据说明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出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动英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海外贸易发展等;英国城市的发展对英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 (4)结合所学内容从农村,城市的重大变革和政策改变等方面概括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基础,还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城市改革,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城市的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电脑 手机     B.报纸 收音机     C.热狗 麦当劳     D.汽车 电影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现在,他们(农民)处置自己的农产品的行为就不能再叫做投机倒把了”。这种转变是由于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查看答案

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A.炼钢技术的改进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