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得出这就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农村进行的改革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题干中的时间是1978年11月24日,这个时候还没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而这个时候中国的体制还是延续1958年以来的人民公社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岗村农民一纸承包契约,敲响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丧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广泛推行,使广大农民摆脱了人民公社大锅饭的束缚,真正踏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温饱和小康之路。 材料中并没有说什么社会主义原则,也没提农民的土地要求,因此不能选A和B,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不能选C。所以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查看答案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查看答案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    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