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

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

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C.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

 

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相结合,排除A;B虽有道理,但是与题干无关,题干突出的是一些人仍然没有认识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照搬马克思主义,说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因此选C;D明显不符合史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的成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查看答案

从考古发掘和古典作家提供的材料来看,雅典公民大会日常例会的出席人数不过占公民总数的四或五分之一。这主要说明

A.并非所有雅典人均可履行民主权力   

B.并非所有合法公民均能参加公民大会

C.雅典民主政治在实践上仍存在许多弊端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公民的民主

 

查看答案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查看答案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