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搀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 “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耗|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来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C.通过研究表象,进而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分析下图,能从图中数据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比较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农耕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衰退
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 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在传统训练中深受湖南籍的清初异端思想家王夫之的影响。1847年中进士后,曾于翰林院任职。他在曾国藩手下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实际经验。郭嵩焘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署理广东巡抚。然而,他于1877年成为中国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公使。作为一位外交官,郭嵩焘在工作中密切联系并极度依赖李鸿章。1862年他曾经在李鸿章的幕府中短暂任职。虽然两个人在外交事务中的观点接近,但郭嵩焘的改革主张比李鸿章激进得多。郭嵩焘的欧洲之行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他回国时(1878年末)没有照例去北京,而是直接回到了湖南。他被提前罢职后,继续在湖南以通信方式向李鸿章提建议。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成为第一位驻西方国家公使的时代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受冷遇的原因。(9分)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诺贝尔和平奖是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
材料二 1997年美国国家安委会发表声明:“要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就要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与幸福。这些都为美国的中东利益所在。”
——《中东黑血: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东》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阿拉法特和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巴以和平难以实现的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