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地理大发现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D.清朝闭关锁国

 

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选项,B、C、D都和材料信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不符;西欧人渴望到东方掠夺财富是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符合材料的观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该言论旨在

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                 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

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                 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的学者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这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     B.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

C.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查看答案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

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查看答案

历史选做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19世纪的埃及阿里改革,甚至超过了18世纪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4分)

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东方道德、西方技艺”?(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