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2分)人类文明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

(22分)人类文明在继承(借鉴)和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6分)

材料二  某同学为进一步探究启蒙运动的有关问题,选择了下列两本著作作为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同学选择这两本著作的理由。(4分)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发展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

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

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

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

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

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

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

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

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

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

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

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

方法。

“十五大”明确肯定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

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

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邓小平文选》“南访谈

话”

《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照搬别国经验的教训,(4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学习外国经验的主要途经及在经济建设方面借鉴与创新的表现。(8分)

 

(1)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6分) (2)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2分)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2分) (3)教训:建国初期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阻碍中国经济发展。(4分) 途经: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2分) 借鉴与创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的信息可概括出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2)理由可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关系,以及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来分析即可,如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3)第一小问教训结合建国初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说明即可;第二小问途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来分析可得出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第三小问表现结合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实来说明即可,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实行股份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据材料一,概括 “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6分)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2)据材料,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6分)

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英国近代政治制度为例,论证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12分)(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帝反霸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

C.文革“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①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②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

③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

④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黄金”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

 

查看答案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

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

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