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强调的是无坝引水的特征,故D项正确;都江堰不是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水利工程,而是年代最久的无坝引水德水利工程,故A项错误;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还有很多,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想想”;他的“最后见解”“是独秀自己独立思想的结论,实在是他大觉大悟的见解”;陈独秀写的《我的根本意见》,已把“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看得更透彻了,这便是“一切公民(有产的与无产的:政府党和反对党),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他更申说一句: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在这十三个字的短短一句话里,独秀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生死关头。近代民主政治与独裁政制的基本区别就在这里,承认反对党派之自由,才有近代民主政治,独裁制度就是不容许反对党派之自由。”

——胡适《<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论文和书信)>序》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陈独秀和胡适思想的共同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二者中择其一简评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9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林东部只有60公里。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

——《雅尔塔》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你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评价。(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人们各自放弃其仲裁权并把它转交给一个中间人(指公共权力机关);同时保留其生命、私有财产。中间人若侵犯其生命财产,人民有权推翻他。中间人同其余社会成员是一种契约关系。

——洛克《论政府》(1690)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的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

汉代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明代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