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工商业政策的变化:由“官方控制”的模式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管理方式,从放松...

清末工商业政策的变化:由官方控制的模式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管理方式,从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实行新工商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近代工商业。清政府调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鼓励民族企业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

C.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D.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C 【解析】本题从清政府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地主阶级)分析,A、B两个选项都不能代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都应排除;题干中没提到农业,D项排除,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查看答案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了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查看答案

下图《公告》反映了(  )

满分5 manfen5.com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

 

查看答案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亿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