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B.西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减轻

C.殖民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异常艰难

D.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工业化和革命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西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更加隐蔽和多样化,剥削程度没有减轻,反而还有所加重,故B项明显违背史实,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莫洛托夫在1939年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说:我们要提高国民经济、文化和大众福利……”但西方有人指出,这些计划看起来冠冕堂皇,但公民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剥削。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几个五年计划(  )

A.没有使经济取得明显的发展

B.对民生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改善不多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并强制劳动

D.只是允许私人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了农村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D.恢复了农民的产品支配自由权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集体农庄

私人土地

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

95%97%

3%5%

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

70%75%

25%30%

A.农村公有制比重逐渐减小

B.公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

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城镇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从古代型向近代型转换,明代是一个关键性的变革过程。明代城镇的勃兴,始于15世纪中叶以后的成、弘年间,全盛于16世纪初至17世纪初的嘉、隆、万年间。……城镇数量最多、最密集,工商业最发达的是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地……地区集中于东南沿海以及江北运河沿岸。

——摘编自林金树《晚清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材料二 1790(美国)拥有8 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5.5%……1920年有5 020万人居住在2 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

——摘编自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 369个,城镇人口达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城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美国城市发展的?(7)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思想氛围等方面分析材料三中所述现象的原因。(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