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119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东剧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柏林墙的坍塌”意味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弗格森称其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应该是从全球经济环境的角度论述的,即一部分国家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举措客观上有利于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

材料三 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8)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6)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深圳、珠海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青岛、大连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

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食货》的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表明(  )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查看答案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认为,《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由此可知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

A.强调探讨人类认识的现象与结构

B.突出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C.充分探求事物外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D.强调人们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查看答案

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

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查看答案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材料反映出(  )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渐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度崩溃,政府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D.宋代以降财权集于中央,地方财政窘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